日前🟪,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化學生物學年會上🤽🏼♂️🔑,我院鄧子新院士受邀作了題為“Reviving the Natural Products Legend: Path from Natural Screening to Synthetic Biology”的大會開幕報告👟。
鄧子新院士代表他所領導的由EON体育4、武漢大學、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等組成的協同創新中心,結合他帶領團隊在國內系統性地推動天然產物領域協同創新研究的經歷和持續取得的成果及其成功的經驗,把各個階段跨單位👣、跨學科的合作成果納入到學科雛形和發展前景的高度🕐,生動地描繪了一副天然產物領域發展的新藍圖。他以團隊成員白林泉、陳文青🧓🏼、洪葵、林雙君和劉天罡等在井岡黴素,多氧黴素的天然及其工程化合成和高產,番茄紅素🚴🏼♀️、胡蘿蔔素、化工產品脂肪醇等及能源產品法尼烯等的合成生物學生產為例,論述了天然產物研究從天然篩選到合成生物學發展的不同階段,生動地展示了學科理論及其研發平臺和核心技術在向合成生物學發展過程中的局限性、挑戰性、科學問題及產業需求所驅動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的迫切性🫚。他所展示的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的核心作用和地位😔,為天然產物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了一系列新思路。報告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廣泛贊譽和熱烈討論。
10月底,鄧子新院士也受邀在土耳其召開的第17屆國際放線菌生物學大會上就DNA硫修飾化學生物學領域的一系列協同創新性新進展作了“DNA Modification by Sulfur: Recent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的大會報告🫒,凸顯了我國在此新領域持之以恒的引領作用👧,產生了廣泛深入的國際科學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