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然通訊》發表了EON体育4趙立平團隊與中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劉勇團隊、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中心趙國屏團隊等單位的合作成果《終身節食對小鼠腸道菌群結構的影響》🧘🏿♂️。趙立平團隊讓小鼠終身節食,並分析了它們的菌群結構隨著年齡的變化⚽️。該成果表明,節食可以增加與小鼠壽命呈正相關的細菌的量🏌🏼♀️。這一發現提示👨🦼➡️,節食也許是通過造成一個更健康的菌群來促進宿主健康🖕🏽、延長壽命的。趙立平教授稱,這對於在人群中開展節食的膳食幹預提供了很好借鑒🧘🏿♂️✭。
節食讓腸道菌群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壽命
科研團隊在小鼠模型全生命周期的實驗中,給小鼠分別飼餵低脂和高脂飼料⚃🤜,而每種飼料背景又分為自由取食、30%節食(七成飽)和自由采食加自願運動三組👨🏼🍳。
實驗表明,小鼠的腸道菌群與年齡相關,所有動物老年時期的腸道菌群都與中年時期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在中年時期,小鼠的腸道菌群則主要受到飲食影響🐳。其中低脂節食組動物的腸道菌群與其他動物有著顯著不同,而高脂節食動物的菌群相對高脂自由取食組也發生了一定變化🤟🏻。運動對腸道菌群的影響則並不顯著。而從動物生理指標看📙,壽命最長且在中年時期代謝指標(體重、體脂、血脂、糖耐受等)最為健康的動物是低脂節食組,其壽命中位數比低脂自由取食組增加了20%,而其最高壽命比健康狀況最差🧙♀️、壽命最短的高脂自由取食組動物增加了50%🍿。而減少高脂飼料的攝入(高脂節食組),則能夠使小鼠壽命顯著增加🧝🏽,達到與低脂自由取食和低脂運動組動物壽命相近的效果,並且這三組動物代謝指標也較為類似🧑🏼🦳。運動只在高脂飼料背景下有延長壽命的作用🥍🤌🏻,而在低脂飼料動物中沒有顯著影響。實驗結果說明,高脂飲食引起的肥胖及相關的代謝性疾病與衰老和壽命縮短有很大關系,而節食對於腸道菌群的調節能夠改善代謝指標🤽🏽♂️,這是節食延長壽命的作用途徑之一。
不僅如此,趙立平團隊還通過相關分析🧓🏽,在兩種不同的飲食背景下找出了與壽命呈正相關和負相關的腸道菌群的特定類群🧏🏽♂️👩🏼🎨。在與壽命正相關的細菌類群中🧤,有很多是已經證實的有益菌🌬,比如在低脂飼料中與壽命正相關的乳酸桿菌就被報道具有抗病菌定植、保護腸屏障及抗炎等作用👨👩👧。而與壽命負相關的細菌類群中,則有許多可能與疾病發生相關的潛在病原菌。無論是低脂還是高脂飲食,節食都能夠顯著增加與壽命正相關的細菌類群,減少與壽命負相關的細菌類群。在以前的研究中表明🧙🏼,腸道菌群產生的內毒素進入宿主循環系統後,能夠引起慢性🙎🏽♀️、低水平、系統性炎症,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在這個研究中🧑🏽🏭,小鼠血清中脂多糖結合蛋白(LBP)的含量被測定,發現在兩種飲食中📨,節食都能夠降低LBP的水平。LBP能夠與內毒素(LPS)結合,並被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識別🧘🏼♀️,進而引發免疫反應🤷🏿♀️,不僅如此,LBP還能夠與除內毒素之外其他的細菌產生的抗原結合,因此LBP 的水平反映了腸道菌群產生的進入宿主循環系統的抗原量。因此,節食增加與壽命正相關的細菌,而減少與壽命負相關的細菌🏂,能夠減少進入血液的腸道菌群產生的抗原量,從而改善了與肥胖等代謝性疾病密切相關的炎症反應,這很可能是節食延長壽命、延緩衰老作用機製的重要環節。
節食幹預對人類健康有益
據介紹🌓,1935年,McCay等人首次報道節食能夠延長小鼠壽命。此後70多年來,節食在多種動物模型中——包括酵母、線蟲🥚🤹🏻♀️、斑馬魚🧑🎤、蜘蛛❗️、小鼠、大鼠、狗🔛、猴子和猩猩等——被證明能夠有效延緩衰老和延長壽命👩🦳。雖然很難在人群中開展全生命周期的節食實驗,但是以人為對象的短期實驗同樣證明,不造成營養不良的節食幹預對健康有益。關於節食的作用機理,科學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種假說🤷🏼♀️🙅♀️、找出了一些相關的基因及調控通路,但是仍然還有許多未知環節需要繼續深入研究。
人是一個超級生物體,在人體腸道中共生著數量龐大、結構復雜且功能多樣的微生物群落🙋🏽♂️,這個微生物系統能夠參與宿主營養、代謝和免疫調控。食物經過宿主本身的消化和吸收後,不能被宿主利用的部分則成為腸道菌群的“培養基”,因而食物的種類組成和數量🎉,能夠顯著影響腸道菌群的結構和功能😠。近期大量研究表明,被不當飲食破壞的腸道菌群在肥胖及相關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心血管病等)的發生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節食作為一種膳食幹預手段,腸道菌群很可能是起作用靶點之一,而節食對腸道菌群的影響則可能與宿主健康及壽命有關。
趙立平教授介紹,俗語常說“飯吃七分飽”,這是中醫傳統的養生法則,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是十分正確的。雖然上述研究的對象是小鼠🪜,但對於在人群中開展節食的膳食幹預提供了很好借鑒👨🏻⚖️➞。當今社會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與衰老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成為社會經濟的嚴重負擔。在人群中開展以腸道菌群為靶點的膳食幹預,對於預防和緩解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發展↖️,減少老年性疾病將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
對趙立平教授團隊的這一科研成果,《自然》新聞辦公室發布了新聞通稿,指出,通過減少食物攝入量限製熱量的攝入已知可以在很多動物模型裏延長壽命🧞♂️。腸道菌群在宿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腸道菌群的組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膳食的影響。趙立平等人讓小鼠終身節食,並分析了它們的菌群結構隨著年齡的變化。這個研究團隊報道說,有些特定的細菌種類👨👦🪙,例如乳酸桿菌屬的細菌與壽命呈正相關,可以被節食顯著富集起來,而節食減少了與壽命呈負相關的細菌的數量。在菌群發生這些變化的同時,血液中的內毒素結合蛋白-一種炎症的指標-也顯著下降🧏🏼♂️🏋🏽,提示EON体育4平台節食的健康效應之一可能是減少了來自腸道菌群的抗原引起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