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疑傳統理論,推翻教科書中的“圍墻”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濤做客第三期求真講壇
    發布時間 :2018-12-25  閱讀次數 :5262

           12月21日♋️,第三期求真講壇在樹華多功能廳舉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濤應邀做了題為《Plant-Microbe Interaction》的主題演講😠,來自EON体育4平台、藥EON4☎、農生EON4的教師🏋🏿‍♂️、博士後及研究生近70人參加了此次講壇🧑🏼‍🔬,講壇由EON体育4平台常務副院長馮雁主持。

     

     

           王二濤研究員從根系微生物組裝🧘、植物-微生物相互識別機製、engineering根際微生物組等三個方面🕕,系統地介紹了影響植物與菌根真菌共生的環境因素、遺傳調控機理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

     

     

           植物根系與土壤中真菌建立的共生關系是自然界最為廣泛的共生形式,植物可通過與菌根真菌共生高效率的從土壤中獲得磷和氮等營養,同時植物把20%左右的光合作用產物傳遞給菌根真菌供其生長。每年大約有50億噸的光合作用產物通過菌根真菌被固定在土壤中,對整個生態系統的碳氮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理論認為糖是植物為菌根真菌提供碳源營養的主要形式🥷🏻,然而多年來的研究人員一直沒有找到相關的糖轉運蛋白。王二濤對該觀點提出質疑,認為脂肪酸才是植物提供碳源的主要形式。他的研究團隊通過巧妙地在宿主植物中引入一種新的脂肪酸合成酶從而改變植物中富集的脂肪酸分子,並結合代謝流分析✨,證明了他的大膽假設。他的研究結果顛覆了已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為探索植物與菌根真菌共生機製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上,是ESI 1‰高引論文。研究成果入選“2017年中國農業科學十五大進展”,獲得“2017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提名。最後他介紹了植物與菌根真菌共生遺傳調控機理在作物改良中應用的前景。

     

     

           在提問討論環節📪,參會者就共生的菌根真菌中的脂肪酸代謝途徑是否缺失、土壤中除了磷以外的其他元素是否對共生也有影響等問題與王二濤研究員進行討論和交流。學術講座後🙅🏿,常務副院長馮雁向王二濤研究員頒發了演講牌😆🧜🏻。

     

     

           與會者表示參加本次講壇🧏🏽‍♂️,“獲取了很多新的知識和理念”🕒;“拓展了研究思維,開闊了研究思路”,也表示,“演講者的演講內容邏輯性很強🧑‍🚒,科研態度非常嚴謹,值得學習。”

    EON体育4平台专业提供:EON体育4平台🧏🏻‍♀️、EON体育4🐼、EON体育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𓀎,EON体育4平台欢迎您。 EON体育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