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全面提升我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水平,結合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明確總體目標
以防範化解系統性安全風險為重點🏋️♀️,以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綜合素質和能力為根本,建立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製✊🏼,堅決遏製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努力減少一般事故。力爭2023年年底前,全市基本建成“依法治理、責任落實、源頭管控、風險防控👨❤️👨、科技支撐、能力提升、應急救援🐋、社會共治”的危險化學品精細精準安全管控體系。
二、強化依法治理
(一)完善法規和標準規範體系。按照法定程序🟠,推進修改《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修訂《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完善安全生產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行刑銜接製度和社會公眾對企業安全隱患舉報獎勵製度🛌🏽。對標國際先進標準,研究製定環氧乙烷等危險化學品地方安全標準和化工科創中心研發🧋、小試、中試類及實驗室安全等地方標準。
(二)規範執法檢查和責任追究。完善執法檢查標準✏️,推廣“雙隨機一公開”和執法視音頻全過程記錄製度,提高執法檢查的規範性📡🥜、專業性🤏🏿🤶、精準性🎏。強化屬地監管責任,實現全市危險化學品企業分級分類動態監管全覆蓋🧞♂️。各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管理的指導🕐、督查力度。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危險化學品企業,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註重實效”原則,組織開展事故調查處理,依法嚴肅追究事故責任。
三、強化責任落實
(三)強化黨委🧣、政府領導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統籌經濟發展📛、城市規劃與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健全監管體製👂🏿,在市安全生產委員會領導下🤷🏽,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協作機製,開展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巡查考核,督促各區、各有關部門履職盡責。
(四)強化部門安全監管責任♕。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原則,厘清安全監管職責☞✂️,完善細化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實施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安全監管🧑🏽🍼。發現有危險化學品安全事項未明確監管部門的🙈,應急管理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建議,按照程序報請同級黨委和政府決定;在明確監管部門前➡️,由應急管理部門對該事項履行安全綜合監管職責💇♂️,並承擔兜底責任。
(五)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企業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責任落實🫑,規範安全生產規章製度和操作規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加強人員配備🧮,保障安全資金投入🙌🏻,抓好安全教育培訓🏂🏽,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製🌽🤾🏽,加強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點設備及重點環節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安全風險研判與承諾公告製度🛁,推廣企業或企業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記分製📖,試點企業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述職述安製度。
四、強化源頭管控
(六)嚴格市場安全準入。嚴格執行國家化工園區有關建設和認定標準🥨,規範我市新建化工項目準入條件。建立健全化工產業發展規劃編製協調溝通機製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建設項目公眾參與機製🌚。建立涉及“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聯合審批製度、安全風險聯防聯控機製。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行政審批“回頭看”。完善並落實化學品鑒定評估與登記有關規定,科學準確開展鑒定評估,嚴格依法登記。
(七)深化產業規劃布局調整𓀉🚧。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和嚴格控製,製定我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布局規劃。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生產領域淘汰落後安全技術工藝、設備目錄,定期修訂《上海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嚴禁淘汰、落後項目落地。對不符合我市產業規劃和“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要求🫰🏻,以及未達到環評和能評標準的化工、醫藥等企業,逐步予以替代🤱🏼、轉移、淘汰。加強我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油氣管道建設🔓、國土空間、交通運輸等規劃之間的統籌銜接♑️。
(八)深化“目錄化”“清單式”管理🌹🚭。加強各區、各系統🧑🏻🦼、各領域危險化學品使用安全管理🔎。開展相關企業及醫院🧢、學校、科研機構等危險化學品使用摸底排查,強化使用單位登錄報送🖥。定期修訂並嚴格執行《上海市禁止、限製和控製危險化學品目錄》📽。
(九)加大對建設項目設計🚣🏻♀️、施工等過程的管理力度。加強對從事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評價、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單位的資質管理👰🏻♀️,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落實安全質量責任。對因安全評價、設計🏄🏽♀️、施工質量等問題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五、強化風險防控
(十)深化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指導督促化工園區🦹🏿♂️、危險化學品企業全面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和外部安全防護距離對標檢查,按照“一園一策”原則,落實消除、降低👇🏿、管控安全風險的對策措施;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實施最嚴格的治理整頓🚯。建立完善各行業領域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分布檔案和危險化學品“一張圖、一張表”。
(十一)加強重點部位安全管控。對化工園區及有關工業園區危險化學品生產實施總量控製🍞,降低區域風險⛽️。規範汽車加氫站、輕烴燃料加註站的管理👩🏭、運營🤽🏿,統一規劃😔、有序建設🚯,確保安全。實施涉恐涉爆涉毒危險化學品重大風險安全聯防聯控,健全監管製度,加強重點監管🙋🏼♀️。
(十二)開展專項整治和綜合治理★。鞏固綜合治理成果,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入推進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重大危險源深度檢查、安全儀表系統驗證🤦♀️、專家指導服務等工作。完善我市危險化學品、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製🪯,建設完善信息化監控系統💇🏼♀️,進行高後果區安全評估5️⃣,嚴格落實法定檢驗製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十三)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水平。按照“分級分類、屬地監管”原則👨🏿,嚴格執行有關管理指導意見,推進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復審提升工作。將安全生產內審機製和承諾製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製🎷、安全風險研判與承諾公告製度納入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審條件。
(十四)強化運輸環節安全監管🙆🏻。加快涉及危險化學品的運輸車輛專用通道、集中停車場🤹🏿♂️🧲、集中洗罐洗艙場地場所規劃和建設。提高危險貨物運輸準入門檻😸🙅🏽,強化托運👨🏻💻、承運、裝卸🧆、運行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運輸全鏈條安全監管🦮🔼,嚴格管控省界公路道口、重要公路橋梁🍃、隧道、飲用水源地等區域的危險貨物運輸車輛、船舶。加強港口、機場、鐵路站場的堆場、倉庫、集裝箱拆裝箱貨站場等危險貨物配套儲存場所的建設和安全管理,規範口岸查驗執法💂♀️。推動建立長三角區域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監管協作機製,加強聯管聯防聯控。
(十五)強化危險廢物監管。推進廢棄危險化學品等危險廢物處置設施規劃布局建設🧑🏿🎤,嚴格危險廢物儲存設施(包括環境汙染治理設施)建設項目審批🚯。加強信息共享和協作配合,重點打擊整治違規堆存、隨意傾倒、私自填埋危險廢物等行為🫱🏿,督促企業開展重點環保設施👰🏽♀️、項目安全風險評估論證和隱患排查治理。全面開展危險廢物排查🌻,對屬性不明的固體廢物進行鑒別鑒定🚲,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電子聯單製度,依托危險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建立覆蓋危險廢物產生🎎、收集😂、儲存🙇🏽、轉移、運輸、利用🏊🏼♂️、處置等全過程的監管體系🙋🏿♀️。
六、強化科技支撐
(十六)提升科技保障水平。以危險化學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為核心🙎🏿,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進關鍵設備和先進適用技術攻關,推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領域深度融合🚟。開展危險化學品生產工藝風險辨識與控製👨🏻🔬、道路運輸智能監測與管控、化工園區安全環保一體化風險防控等技術及裝備研發🔛。
(十七)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依托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重點推進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信息聯動,全面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監管能力🧑🏽🍳。綜合運用視頻監控、設備感知、電子標識等技術💗,對重大危險源等固有風險進行智能采集🧖🏽♂️,對運輸車輛等流動風險進行過程追蹤。建設完善危險化學品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推廣危險化學品電子標簽✥、倉庫定置管理等信息化技術。著力打造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危險化學品監督🦇、管控、處置流程。
(十八)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化工裝置和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應設計、安裝符合相關技術標準的安全儀表系統➿。推進“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設備設施改造。加快化工領域新材料應用和新技術研發,研究生產過程危險化學品在線減量技術路線和儲存減量方案,開發低毒性、低反應活性化學品替代工藝路線,推進弱化反應條件技術改造。
七🥗、強化能力建設
(十九)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各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強安全監管執法力量建設🫃,到2022年年底,具有安全生產相關專業學歷和實踐經驗的執法人員數量不低於在職人員的75%,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入職培訓不少於3個月🔙,每年復訓不少於2周🫱🏼6️⃣。各區要結合街道鄉鎮管理體製調整工作🧑🏿🦲,將安全監管執法職能納入街道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機構。進一步完善上海化學工業區安全監管體製機製🧘🏽♀️,強化安全監管能力。定期開展業務能力培訓,組織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到國有大型化工企業和外資化工企業進行崗位實訓🫗,探索加強危險化學品領域國際合作交流。
(二十)加強從業人員能力建設。危險化學品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必須具有化工類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和一定實踐經驗,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至少要具備中級及以上化工專業技術職稱或化工安全類註冊安全工程師資格🧑🏻🦽,新招一線崗位從業人員必須具有化工職業教育背景或普通高中及以上學歷。企業建立化工專業技術團隊,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生產儲存設施的崗位👩🏽🎨,要從具有化工等相關專業學歷和一定技能的人員中招錄。企業各級各類人員必須接受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能上崗。
(二十一)加強職業安全技能提升。將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從業人員作為高危行業領域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重點群體。加快具備實訓條件的專業機構建設,推動高危企業與相關機構在培訓🟠、實訓上的良性互動,落實同等支持政策🥷🏿☣️。推動有關院校設置安全管理類專業,將化工過程安全管理、應急、消防等理論和實訓課程納入專業課程體系🍸。
(二十二)加強安全知識宣傳普及❇️。發揮媒體輿論引導作用。結合“安全生產月”“11·9消防月”等活動,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化工安全🈲、應急管理等方面宣傳教育培訓。將常見危險化學品安全知識納入中小學安全教育內容🍅。著力提升全社會法治意識、安全意識和對危險化學品的科學認知水平🦹♀️。
八🏀、強化應急救援
(二十三)加強應急能力建設。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建設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和應急救援隊伍,推進化工園區🔀、港口等應急救援一體化平臺建設。推動建立長三角區域危險化學品應急管理協調聯動機製,逐步實現區域化應急響應協同、資源共享👲🏼、處置得當🎒、救援高效🍲。指導督促企業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強化應急物資儲備、配備應急救援隊伍、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二十四)優化應急處置流程。定期評估並修訂完善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和各領域🖐、各環節專項應急預案,厘清各有關部門應急處置工作職責。依托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平臺,構建“智能化響應🌥、可視化指揮、閉環式處置”機製👨👩👦👦,持續優化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響應👼🏻、現場處置、事故報告、應急救援流程。
九🖇、強化社會共治
(二十五)加大失信約束力度👷🏽。對存在以隱蔽、欺騙或阻礙等方式逃避、對抗安全生產監管和環境保護監管,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規更改工藝流程,破壞監測監控設施,夾帶🧑🏻🌾、謊報、瞞報、匿報危險物品等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主觀故意行為的單位及主要責任人🙌,依法依規納入信用記錄🧆💇🏻,加強失信懲戒🤵🏻♂️。
(二十六)加強第三方服務監管。持續加強安全生產專業服務機構和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資質管理,對存在弄虛作假、重大疏漏情況及有不良記錄的專業服務機構,依法嚴肅追究相關機構和個人的責任,並公開處罰情況。
(二十七)發揮市場機製推動作用🔴🫠。充分運用“執法+專家”模式,發揮社會力量作用🫅🏼,加快培育一批專業能力強💂🏼、社會信譽好的技術服務企業和專家隊伍。推廣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並與安全生產標準化、監管執法等聯動🌰,優化保險費率浮動機製💶。推動保險機構對承保企業開展安全風險評估試點🧝🏼♀️,提升防災減損服務水平👱。
(二十八)加大激勵保障力度。對國家鼓勵發展的危險化學品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先進危險品檢測檢驗設備,按照現行政策規定免征進口關稅。落實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優惠。落實財政專項資金和企業專項資金,鼓勵社會公眾和企業員工舉報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對安全生產標準化一、二級達標企業減少檢查頻次,在擴產擴能、進區入園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並按照有關規定下調工傷保險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