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
張驪駻,西湖大學理EON4化學系特聘研究員👨🏭、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本科和博士研究生就讀於日本東京大學💒,獲藥學博士學位🚵🏽。2017-2019年在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同年秋加入西湖大學🙎🏽♀️。長期致力於天然產物的發現、生物合成與合成生物學應用研究🛟,尤其在聚酮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與生物合成改造領域取得了富有創新意義的成就💆🏿♂️🧚🏽♀️。
先後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國家高層次青年拔尖人才計劃、浙江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等項目支持,回國後部分成果以通訊作者在Nat. Chem. Biol.、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 等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報告摘要🍨:
聚酮合酶是負責紅黴素☸️、雷帕黴素等重要天然藥物的碳骨架生物合成的核心酶,由多個功能區域組合,形成模塊型的裝配線合成富有手性中心的復雜天然產物。由於其裝配線構成和產物分子結構有明確對應關系⛽️,聚酮合酶裝配線的理性設計理論上能夠實現任意聚酮產物的定製生物合成🌪,但以往研究表示裝配線模塊的拼接改造經常導致酶活降低甚至失活,阻礙了聚酮合酶的改造應用。報告人前期基於聚酮合酶的進化分析,提出了符合自然模塊重組機理的新模塊定義,為聚酮合酶的理性改造提供了新思路🤰🏿。本報告將匯報近期在裝配線型聚酮合酶的“即插即用”拼接方法開發以及理性改造獲得的進展。為了實現不同聚酮合酶的自由拼接,報告人團隊鑒定了模塊內部的若幹拼接位點😶🌫️,實現了起始單元、延伸單元、以及還原狀態的精準理性設計調控。該模塊改造策略適用於多種聚酮合酶甚至非核糖體肽合成酶雜合體系,為聚酮合酶裝配線的“即插即用”自由拼搭提供了新手段與理論基礎。